|HOME | SITEMAP | CONTACT US |

中華經筋醫學院

認識經筋company profile

認識經筋

 

何謂經筋療法? 

在經筋醫學理論指導下,應用經筋相關技術或方法,作用於 經筋體™治療經筋相關疾病和保健身體的過程,稱經筋療法。

 

何謂經筋醫學? 

經筋醫學是研究人體經筋與骨骼系統的整體形態、結構、功能,分佈與循行規律、病因病理、臨床體徵,以及應用於臨床的檢查手段、診斷和治療。並結合預防、康復和保健的一門專業學科。經筋醫學認為,人體具有本能強大的自然自癒力量,其發病原因主要為〝經筋通道受阻及骨架失穩〞(筋障)後引致各類臨床病症,只要消除〝經筋阻障及調整骨架〞(筋障),使氣血、經絡通暢,身體免疫機制就能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即可修復病竈、消除疾病,並恢復身體康健。治療方法包括:手法治療、刺針治療(魚尾針)、綜合治療和運動治療等。

 

 

經絡的由來

人類生存在自然界,疼痛等疾病是無可避免的。經絡和經筋的由來一樣,是古人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中,逐漸認識到刺激特定的部位時,疼痛等疾病會得到緩解或改善,並感覺皮下有如異物爬行及會延特定方向伸展,在爬行停止位置如再受刺激,異物感又會再度延伸(這就是經絡的傳感現象);如此,在各點與點之間將其連線就形成有規律的線或網,後稱為經絡線,縱行的叫經脈,橫行的叫絡脈。每個刺激點就稱為穴位點。在慢長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形成今天的經絡體系。

 

經絡學說認為,在人體中存有經絡系統,從人體的皮、肉、筋、膜、骨、臟腑器官、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經絡無所不貫其中。《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於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靈樞.脈度》“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清楚說明,經脈著藏於經筋之中,經絡系統是由經脈、絡脈、浮絡及孫絡所組成。

 

《聖濟總錄》說:“脈有奇常,十二經脈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蓋以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焉。” 《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等。綜合醫家論述,說明經絡的主要功能:內屬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上下、表裏、左右各部,運行氣血,營養全身的功用。都說明經絡體系的內容包括經脈、絡脈、浮脈、孫脈、奇經八脈。

 

近代,對於經絡的研究,國內外很多醫學專家小組都投入大量研究資源,還未能找到組成經絡的物質基礎,反而認為是皮下肌層受刺激後牽拉纖維引起肌收縮反應。而針感是不同組識受刺激所致。如有學者試驗所得:針刺神經時會感到麻痺,針刺肌腱、骨膜會感到酸感,針刺肌肉會感到酸、脹,針刺血管會感到疼痛,針刺水腫或松馳的組織幾乎沒有疼痛感等。說明經絡的傳感現象,類皮下感覺反應,即正常的軟組織所受到的刺激會因組織不同感覺反應各異;不正常的軟組織受到刺激後,感覺反應遲鈍或不明顯。盡管現代的文明和科學技術還未能找到經絡的物質基礎,但經絡的實質功能作用是存在的。他是我國勞動人民在同疾病作長期鬥爭中所總結出的高度智慧結晶。是我國醫學體系重要組成部份。

 

 

經筋與解剖

古典經筋,主要是指十二經筋的內容,也即現代所稱的骨骼肌。如《素問.痿論》說:“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更是早期對軟組織(現代肌學、韌帶學)形態學的認識和總結。《靈樞.經脈》: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靈樞.經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皆有大數。”《素問.五臟生成篇》:“諸筋者皆屬於節”等,可以說都是早期豐富的解剖學內容,也是現代軟組織形態的高度概括。現代人體解剖學主要分有大體解剖學、組織學和胚胎學三類;其中大體解剖學又分為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等。系統解剖學主要敍述各器官的形態結構,將人體分為運動、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環、內分泌、感覺和神經等九個系統內容,各系統在神經支配和調節下,實現各種複雜的生命活動,使人成為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整體;局部解剖學主要敍述各器官局部結構的層次排列、毗鄰關系、血液供應、神經支配、體表標志和體表投影等。隨著現代解剖學的發展,對身體軟組織的瞭解也越來越精細,解剖學分類越來越多,如:運動解剖學、X線解剖學、CT圖像解剖學、經穴斷面解剖學、經穴層次解剖學等;如按分科分類又有針灸解剖學、推拿解剖學、骨傷解剖學、中醫局部解剖學和美容解剖學等等。

從現代解剖學上的認識:人體組織可分為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和肌肉組織,其基本單位是細胞。由細胞、纖維、體液構成人體形體—形態結構的有機整體。上皮組織,包括由皮膚和包繞內臟器官和腺體的內皮組織組成。結締組織,分硬組織和軟組織,是形成機體框架的主要結構。神經組織,是由成串的細長細胞組成,是調控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系統,包括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肌肉組織,是人體中重要的組織器官,包括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即連接於骨的肌肉。由於在肌肉纖維中可看到紅白相間的條紋,故又稱為橫紋肌。骨骼肌共有600多塊,占體重40%,是身體主要的動力裝置;每塊肌肉都可看作獨立器官,都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分佈,並受神經支配。心肌,即形成心臟壁的肌肉,屬緻密性結締組織,有不易疲勞特性。平滑肌,由於內臟或血管壁由平滑肌構成,又稱內臟肌;屬不隨意肌,不受脊神經支配,其特徵沒有橫紋不易疲勞。如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脾、腺、血管等的排泄管,包括皮膚上能使毛豎起的肌肉。現代解剖學的發展也大大豐富了經筋醫學內容,充實了經筋理論基礎,使在臨床治療上找到可靠的科學依據,將有助經筋醫學的重新發展和定位奠定基礎。

 

 

經筋醫學風格

釋義

經筋醫學風格講究技藝與德性相結合,以志意為特徵的系統組織結構為立系之本。崇尚自然,體現陰陽、萬物與自然的和諧。抒發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特徵,具有深厚的東方傳統文化內涵和智慧結晶。經筋不僅僅是我國醫藥文化的瑰寶,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為人類健康的真誠仁愛之心,故稱:真心醫學。

 

定義

經筋醫學風格是指操作者能持續一貫地應用有規律的〝四維操作〞模式,並帶有個性化為特徵的操作和對應方式,以〝護理調治〞(護筋、理筋、調筋、治筋)為目的。是理論、技術與活法施用一體的總稱。理論是指操作者完成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實現學習的基本目標所掌握的學識要求。技術是指操作者在行業學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特定的手法定式,包括情緒、態度、信念(工作行為、工作中的精神健康),以及對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可操作性水準等方面的把握。活法施用是指操作者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術能持續自如地在臨床上應用到每一個體上,並能順應個性化的需要做到準確判定或施用。這種能持續一致表現出來的理論、技術和活法施用技巧的系統性方式,構成特定的風格;這種具本質性的理解,即經筋醫學風格。

 

特點

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具有獨特性、實用性、顯著性、穩定性、規律性、科學性、規範性、整體性等醫學內涵。

版權所有:中華經筋醫學院

傳真:2398 3051 电话: 66774119/27811081 邮箱:c9011387@yahoo.com.hk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72號昌興大廈12字樓1201室A01 網站:http:// 技術支持:Web Design by Topkeepkeepkeepkee Terms statement Terms statement

loading...